活電技能作業
器材檢查:(時間7分鐘)
相同器材只需檢查一項(但手套兩手皆需檢查),另一位搭檔則在旁協助摺絕緣毯及夾夾子,捲鋁紮帶(對摺捲圈)、鋁紮線(對摺捲圈)。
檢查重點:1.絕緣毯:張力測試、斜角破損檢查。(雙面皆要)
2.絕緣線管、跳線管:外表稍微彎曲檢查,內側稍微扳開,檢查內、外表面有、無裂開。
3.礙子套:外表觸摸,內側稍微扳開,檢查內、外表面有、無裂開。
4.橫擔套:張力測試、內、外表面有、無裂開。
5.羊皮手套、絕緣手套:指尖檢查、指縫檢查、張力測試,絕緣手套的空氣測試(此項未做→當掉)。
任何一項檢查完後,皆要喊出正常或破損。
6.第二題終端的拉線夾板,檢查要特別注意,手壓撐開,緩慢放掉後,夾口要緊密夾緊,不可有鬆動之情形,有鬆動,表示彈簧己彈性疲乏,就要反應更換,否則上桿施工時,雖然夾住,但在掛捲線器及開始捲線時會有脫落之危險,故要特別注意。(另外防滑舌片也要檢查是否正常)
檢查完成後,注意監評宣佈電源側及故障零件更換方向。(不要再做其他的事哦!)
活電掩蔽
掩蔽原則:
施工時以帶電體視之。
掩蔽順序:由下而上,送上器材側先掩蔽,非器材側後掩蔽,拆除時反順序為之。
未掩蔽前→頭不過線。
主要導體(導線)先掩蔽,次要導體後掩蔽(由外側導體先掩蔽,而內,次要導體及非導體後掩蔽)。
掩蔽後、工作時→肩不過線。
吊手作業(手在頭部以上作業)。
試題一 : 6.6/11.4KV 三相四線式開Y線路裝腳礙子一只不良,活線更換作業
直入掩蔽步驟:
1. 從低壓線架方向上桿,低壓線→先掩蔽電源側,白色絕緣線管,大頭朝電源。
2. 低壓線→再掩蔽負載側,白色絕緣線管,大頭朝電源。
3. 低壓線→軸型礙子。(絕緣毯摺成短條狀→4摺,4小夾或2大夾、2小夾,兩種組合,可任選一種)
4. 器材側→橫擔壓(跳線管)。
5. 非器材側→橫擔壓(跳線管)。
完成後,輔助繩(掛在固定橫擔壓外側下方的長螺絲上(不進橫擔壓),防止邊施工時邊滑落)、安全帶上移至橫擔壓與低壓線架間,先掩蔽器材側。
6. 高壓線→器材側之電源側棕色絕緣線管,大頭朝電源。
7. 高壓線→器材側之負載側棕色絕緣線管,大頭朝電源。
8. 器材側之→礙子套。(注意有大、小頭方向之分)
9. 器材側之→橫擔套。
10.器材側之→橫擔,覆蓋顆粒朝內(增加磨擦力,不易滑落)。
(絕緣毯摺成短條狀→4摺,2大夾,如下圖)
完成後,輔助繩、安全帶下移至低壓線架,轉向後,再上移輔助繩及安全帶至橫擔壓與低壓線架間。
11.高壓線→非器材側之電源側棕色絕緣線管,大頭朝電源。
12.高壓線→非器材側之負載側棕色絕緣線管,大頭朝電源。
13.非器材側之→礙子套。(注意有大、小頭方向之分)
14.非器材側之→橫擔套。
15.非器材側之→橫擔,覆蓋顆粒朝內。(絕緣毯摺成短條狀→4摺,2大夾)
16.桿頂。(絕緣毯長邊對摺,再短邊對摺,3小夾,覆蓋時單面朝電源,夾子朝負載側,如下圖)
如下圖標示順序施作。
上圖前方,右側為掩蔽完成圖,左側正在施工拆卸鋁紮線。
掩蔽完成後,依監評指示故障點(可跨越低壓線架),進行裝腳礙子更換作業。
注意事項:
1.裝腳礙子拆下,送下擦拭後,在送上礙子時,桿下人員再將鋁紮帶及鋁紮線夾在腳踏釘袋提把上,一起送上,勿在上桿時就直接掛在安全帶上,容易造成勾到其他物品鬆脫或掉落,實務上活電工作身上攜帶太多導電物體是非常危險的事。
2.拆鋁紮線及鋁紮帶,先用電工鉗頂鬆紮線及紮帶前端,先捲成小捲狀後,再用上推、下撥方式拆除,在拆除導線裸露約一個手掌寬時,要注意導體之掩蔽,絕緣線套管要跟上(監評很注意此細節)。
3.鋁紮帶綁紮時,導線要置於礙子上方,不可將絕緣套管置於已掩蔽之橫擔絕緣毯上施作紮線。(錯誤施工法→當掉)
4.快速紮鋁紮帶方法,將對半捲之鋁紮帶與導線呈30度斜角纏在導線上,前、後各纏8圈,再用雙手手指稍作鬆開至鋁紮帶可推動,將鋁紮帶推至裝腳礙子上方凹槽處,至兩側相等,再用手撥(往上推、往下撥)鋁紮帶進行紮帶作業。(不是用手拿鋁紮帶捲圈處,一圈一圈的捲紮,這樣太慢了哦!)(實務上當然是要紮緊才不會鬆脫、滑動)
5.鋁紮帶、鋁紮線施工時,電線導體裸露處要配合絕緣套管做適當掩蔽(邊施工時導線露出約一個手掌寬度,就要將絕緣線管拉來掩蔽)。
6.要拿取工具時,不可一手觸摸絕緣套管,一手拿工具,這樣會構成迴路。(危險動作→當掉)
7.裝腳礙子安裝時,一手扶墊片及螺絲,另一手轉動裝腳礙子(不要去轉動螺絲),待螺絲卡住後,再雙手紡(轉)螺絲(台語)至定位、鎖緊。
8.輔助繩掛在固定橫擔壓下的那根長螺絲上(不進橫擔壓內)。
9.多帶一組螺帽及墊片上去,免得掉落地上要再尋找往上送,浪費時間。
拆除時,依反順序拆除。
監評最喜歡扣分之缺失為:
1.身體任何部位,直接接觸到導線,表示已觸電。(當掉)
2.未掩蔽時,頭超過導線。
3.掩蔽後,肩超過導線。
4.掩蔽物外露。
5.絕緣線管大、小頭方向不對。
6.拆、裝鋁紮線、鋁紮帶時,一手扶絕緣線管,一手拿工具或觸摸其他物件。(實務上,此動作易造成人員感電)
7.拆鋁紮線、鋁紮帶時,絕緣線管未隨拆除約一個拳頭寬度之外露導線,進行裸露導體掩蔽。
8.拆除鋁紮線、鋁紮帶未使用鋼絲鉗扳起線頭,直接用羊皮手套扳起線頭(損壞安全器具),紮線、紮帶完成後,未修剪,修剪完後未壓平線尾。
9.物件掉落地面。
10.拆除作業時,跳線管未拆除。(最易忘記)
11.安裝、拆除順序錯誤。
12.上桿到達位置後,未掛補助繩。
13.上、下桿及換位、休息,手扶腳踏釘。
14.還有比較嚴格一點的特定監評,會搭昇空車察看你的鋁紮帶及鋁紮線有沒有亂紮。
下圖大圓圈處為自製安全帶掛勾,可暫時吊掛墊片及縲絲。
考試時我抽到這題,施工完成時間19分鐘。
試題二 : 6.6/11.4KV 三相四線式開Y單終端線懸垂礙子一組不良,活線更換作業
終端掩蔽步驟:
1. 由非器材側上桿,低壓線→白色套管,大頭朝電桿側。
2. 低壓線軸型礙子→絕緣毯短邊對摺,再長邊對摺,2大夾,包覆時開口朝電桿側。
3. 器材側之→橫擔壓,跳線管*2。
4. 支線→棕色絕緣線管,1大夾、1小夾。(如下圖,將絕緣線管往上推超過導線固定環後,大夾夾緊開口前端,後端小夾伸入絕緣管內,夾住絕緣管及導線)
繞過支線(依個人體型選擇,可由支線下方間隙鑽過,也可由低壓線架下方鑽過,但安全帶需變換位置),至非器材側。
5. 非器材側之→橫擔壓,跳線管*2。
輔助繩、安全帶上移至橫擔壓與低壓線架間。
6. 器材側→棕色絕緣線管,大頭朝電桿側。
7. 器材側→懸垂礙子,包覆時開口朝電桿側(絕緣毯短邊對摺,再長邊對摺,2大夾(夾子使用前端套有塑膠套的夾子,此功用為增加夾住物品的摩擦力,夾子較不會脫落))。
8. 器材側→拉線夾板,包覆時開口朝電源側(絕緣毯長邊對摺,再短邊對摺,2大夾、2小夾,如下圖)。
9. 器材側→横擔。(絕緣毯摺成短條→4摺,4大夾,如下圖)
工作位置轉向,換位。
10. 非器材側→棕色絕緣線管,大頭朝電桿側。
11. 非器材側→懸垂礙子,包覆時開口朝電桿側。(絕緣毯短邊對摺,再長邊對摺,2大夾(夾子使用前端套有塑膠套的夾子,此功用為增加夾住物品的摩擦力,夾子較不會脫落,不要用下圖所示夾子,要使用上圖橫擔所使用之夾子))。
12. 非器材側→拉線夾板,包覆時開口朝電源側。(絕緣毯長邊對摺,再短邊對摺, 1大夾、3小夾)
13. 非器材側→横擔。(絕緣毯摺成短條→4摺,4大夾)
14. 桿頂。(絕緣毯長邊對摺,再短邊對摺,3小夾,覆蓋時單面朝電源)
如下圖標示順序施作。
掩蔽完成後,依監評指示故障點,更換懸垂礙子。
注意事項:
1.輔助繩盡量掛在固定橫擔壓下的那根長螺絲上。
2.拉線夾板夾住導線(位置以手伸出時可觸摸到夾口,因結束拆卸時一手要扶住夾口,另一手要推把柄),防滑舌片要撥至定位,以免在安裝捲線器或開始緊線時拉線夾板脫落。
3.捲線器吊繩安裝位置,橫擔壓螺絲孔位及前一個螺絲孔之中間位置,若安裝位置不當,角度太小會阻礙懸垂礙子拆卸(捲線器帆布繩壓在懸垂礙子上),角度太大,會造成懸垂礙子安裝困難(插銷孔成斜角)。
4.懸垂礙子拆掉後,注意拉線夾板及捲線器的掩蔽工作。
拆除時,依反順序拆除。
監評最喜歡扣分之缺失為:
1.身體任何部位,直接接觸到導線。(一定不及格)
2.未掩蔽時,頭超過導線。
3.掩蔽後,肩超過導線。
4.掩蔽物外露。
5.絕緣線管大、小頭方向不對。
6.物件掉落地面或滑落卡在支線上。
7.下桿拆卸時,跳線管未拆除。(最易忘記)
8.安裝、拆除順序錯誤。
9.上桿到達位置後,未掛補助繩。
10.手扶腳踏釘上、下桿及換位、休息。
下圖小圓圈處為自製安全帶掛勾,可暫時掛放拉線夾板的香菇頭插銷。
應考此站的訣竅:
1.活電是用手指來工作,不是用手掌來工作,減少接觸的面積,也就減少了感電的機率,因為戴了三層手套(羊皮、絕緣、棉紗),指縫間隔了厚厚的三層手套,若用手掌用力,非常容易抽筋或受傷,所以要練習利用手指工作的靈敏度。
2.羊皮手套、絕緣手套(常用尺寸9.5、10、10.5號)、肩套,選擇適當的尺寸,施工時活動自如,不要束太緊,否則考試因緊張,加上束縛,用力時極容易發生抽筋。
3.補助繩掛的位置,在換位時不會卡住、打結或勾住安全帶,拆卸時易拆除。
4.熟記裝、拆之順序流程。
5.此站作業皆以吊手(手抬高超過頭部)作業為主。
6.完成後若監評叫你上去修改,你就上去修改,千萬不要頂嘴哦!否則後果可能會不太好。
7.考試前先補充2根香焦(含鉀離子,可防抽筋)及一些運動飲料(千萬不要喝“輸跑”因為那是跑路在喝的,才會跑的比較快,考試喝的話可能就馬上走人哦!此句為玩笑話,因是諧音,但還是有所忌諱。),防止抽筋及中暑。(雖然有同學補充紅牛提神飲品,但心跳原本就慢的(耐力好),就不建議使用,會導致心跳加速,適應不良等狀況。)
8.此站因為要兩人桿上、桿下相互合作完成,所以監評不會當場告知是否過關,等2~3個月後才會知道結果。